有关珐琅器的相关问题点梳理

作者:古网居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924

珐琅器,虽然起源于国外,但是在我国生根发芽,传承至今。珐琅器有端庄大气之美和富丽堂皇之势。

小编为您详细介绍有关珐琅器的相关问题点,通过问题点梳理,使您对精美的珐琅器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

一、什么是珐琅器?

珐琅器是一种复合工艺品。珐琅器一般分为掐丝珐琅器、画珐琅器、透明珐琅器、锤胎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等多个品种。

二、珐琅器是如何产生的?

众所周知,珐琅器大约是在元代由阿拉伯传入我国,俗称为“景泰蓝”。明代早期的珐琅器制作工艺高超,但是明代晚期开始有所倒退。清代的珐琅器制作并不输明代。

三、掐丝珐琅起源于哪里?

掐丝珐琅属于金属胎珐琅器工艺的一个品种。掐丝珐琅源自于古波斯(今伊朗),因在明代景泰年间盛行,故而又名为“景泰蓝”。

四、元明清三代的掐丝珐琅器各有何艺术特点?

元代掐丝珐琅器质地非常细腻,造型多为瓶、炉、尊等陈设器,纹饰题材以缠枝花纹为主,珐琅流行颜色十分丰富。

明代掐丝珐琅器以宣德时期的作品最具特色。宣德掐丝珐琅器胎壁较厚,装饰自然大方,风格朴实。明代中期的掐丝珐琅器色泽多灰暗,但是装饰题材更加广泛。明代晚期的掐丝珐琅器以万历时期的作品最具有代表性,而且品种、颜色、纹饰无与伦比。

清代的掐丝珐琅器以康熙时期的作品最具特色,如胎壁较厚,质地细腻,颜色纯正,镀金光亮,纹饰清晰,线条流畅,打磨光滑,砂眼较少等。

五、明清珐琅器如何区分?

明清时期的珐琅器多为金属胎珐琅器。区分明代和清代的珐琅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即胎骨、釉料、形制、纹饰、工艺等。

1.胎骨

明代早期的掐丝珐琅器胎骨多厚重,而中晚期开始变薄。

清代的掐丝珐琅器从康熙时期开始较为厚重,而晚期开始变薄。

2.釉料

明代早期的掐丝珐琅器釉细色纯,而且多有透明感。大约从宣德时期开始,釉色的光泽度逐渐降低。万历时期开始出现了豆青、赭、松石绿等色釉新品种。

清代的珐琅釉料较明代更为丰富,甚至多达几十种。

3.形制

明清两代的掐丝珐琅器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的基本原则,而且陈设器和祭祀器均有。

4.纹饰

明清时期的掐丝珐琅器纹饰是从简单到繁缛的一个过程。

例如,常见的缠枝莲纹,明代初期的特色是疏密有致,明代中晚期的特色是趋于繁缛,而清代的特色是繁密规整,洒脱自如之感已经消失。

5.工艺

明代的掐丝珐琅器多有断裂,而且镀金较薄,容易脱落。

清代的掐丝珐琅器工艺较明代更为先进,断裂现象几乎没有出现,而且镀金较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