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功甫帖》为“文革”抄家之物?

作者:古网居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46

《新民晚报》曾发表过一位“匿名人士”报料:“上世纪80年代曾有人研究过一件"文革"抄家得来的《功甫帖》,经过研究考证,发现是赝品,于是退回物主。”该文表述并未直接指明研究者与上博之间的关联,但有关《功甫帖》为"文革"抄家之物”一说由此引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海收藏界资深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讲述了另一个更为详细的传说版本:

“据说,《功甫帖》原本是"文革"的抄家物资。按当时政策,抄家物资经文管会专家组(即上博专家组人员)筛选,合格的文物即没收了,收归国有;不合格的就发回物主。那件《功甫帖》就是一件当时被文管会专家组鉴定后认为不合格的"老冲头",按国家政策发还物主了,后来流散到了美国。上海博物馆属于官方机构,一般是不会去参与民间买卖这等闲事的。这次高调表态,明显是为了肯定当年上博对《功甫帖》的鉴定结论,因为此事关系重大,当事人所担责任不小。”

推荐:

张天成一丈二山水作品《千峰竞秀》

但另一方面,年逾七旬的《文汇报》前高级记者、收藏家郑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曾私下里问过上博的相关工作人员:“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当年的退还文物清单里并没有《功甫帖》的记录?”而那位上博人士也佐证说,“没有见过这件东西”。

《功甫帖》是否为"文革"抄家之物”?尚无定论。但在上博历史上,对“文革”期间被抄的古物古籍,“经人把关后没有悉数发还”的情况,则多有发生、确有记载。

郑重曾写过一文,讲述刘靖基给上博捐献古书画的故事。刘靖基在解放前做实业,是纺织公司经理,解放后最早拥护公私合营,晚年曾任上海人大副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和全国工商联名誉副主席。当年,刘靖基得庞虚斋旧藏,鼎盛时共有古代书画藏品4000余件。面对1966年夏季突如其来的抄家,被勒令站立在书画桌上的刘靖基,打着哆嗦跟上海博物馆联系,要求按他提前写的“捐献申请”,派人来拉东西。

“文革”结束后,退还抄家文物,上海博物馆兜了几个圈子,末了,将经过认真研究挑选的42件宋元明清书画精品的目录送来,刘靖基一下愣住了:“这太厉害了,你们是在挖我的眼珠啊!”刘靖基最终服软,依照送来目录捐出整整40件。

已故的上海博物馆前馆长马承源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自从1952年上博建馆以来,调来发给上博的藏品极少,大多数藏品都来自于民间捐赠和文物市场的征集。如果没有民间捐赠,就没有今天的上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