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德馨--匡时春拍由空间演绎的文化传统

作者:古网居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60

在书房读书,其享受无比!现代爱书之人,只要条件许可,多会另设一间书房,而在古代,上至帝王,中至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下至普通百姓,无一不重视书房的设置,尽管各自经济状况迥异,但都讲究书房的高雅风致,力图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

书斋蕴含的是千百年来文人骚客对生活的艺术点缀,特别是文人审美的一种精神寄托,使其发展到后来装载的不仅仅是根根湖毫,更是成为了一种知识和修养艺术的载体。唐代刘禹锡虽只有一间简陋的书房,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北京匡时2013春拍瓷玉工艺品专场特别推出“陋室德馨——由空间演绎的文化传统”专题,将具有一定实用功能且时代气息、品质风格相近的单品放到一起,用一个完整空间的形式呈现。以明代最珍贵材料、最完美工艺、最精心设计下物化的最简单家具,与龙泉窑的梅子初青、康熙豇豆红的美人醉、寿山美石的熟栗黄相映成辉。

千家庭院,万种风情。文人的生活精致却又多愁善感,长夜难消,免不了挥毫泼墨,棋酒相约。“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时,一室家具就成了文人的伴侣,爱之怨之,皆由景定。

文人寄情山水,“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樵门”,而“景自天成”是最让人钦佩的。明末清初,家具用材极度考究,上佳者莫过于黄花梨木,不仅质地坚密,而且色泽如蜜,明丽可人。文人们在家具简单的线条和出众的纹理间找到了平衡,找到了脱俗的捷径。常言道:山川乃天地造化,那么黄花梨之美就是山川造化了。

明 黄花梨夹头榫平头案

如此明黄花梨夹头榫平头案,案为圆材,素牙头,横枨两根,枨间不装绦环板,枨上、枨下也无牙头或者牙条,在基本形式中应该是最简单、最典型的式样。传世的明式家具,不问是木制的还是木胎髹漆的,不问是平头的还是翘头的,都以此为最基本、最典型的。质朴简练,然而平淡耐看。

多少千古名篇都是伏案而生,自此流芳后世,画案是古代文人书房必备家具。君子求仕途,必勤于案牍。此件典型的明代苏作黄花梨画案,造型简洁、线条优美,如若出水芙蓉。而黄花梨禅凳可供书斋之中跏趺而坐,样式洗练而素净,无过多的雕饰,让人感觉到深远的禅意正在家具中流露出来。

此外,书斋空间布置的最大特色,便在于那些精致考究、古朴典雅的文人器玩。清康熙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造型端庄优美,釉色犹如美女醉酒后的香腮,置于案上令人如痴如醉。明龙泉窑刻划花缠枝牡丹纹双耳盘口瓶,散发一种含蓄内敛、大器天成的自然之美。龙泉窑的梅子青釉更成为青瓷史上一段空前绝后的回响,一直为世人,尤其是文人雅士所追逐赏识。

明 龙泉窑刻划花缠枝牡丹纹双耳盘口瓶

“夜阑人静,暖茶一杯,独坐书斋,灯下观石,美石,可以明目,可以清心,赏石、玩石、品石,轻轻摩挲一块大自然赐予的瑰宝寿山田黄。清张楫如为奚旭刻田黄薄意山水诗文随形方章 ,质地温润凝结,细腻通灵,色泽金黄,似琥珀一般澄净明艳,仔细端详又好象发出金灿灿的毫光。随原石的形状进行工笔山水构图,面面皆有景,布局深合画理,远山苍松云飞,意境恬淡幽雅。

清 张楫如为奚旭刻田黄薄意山水诗文随形方章

此印是张楫如为江阴旅沪巨商奚光旭所作,底刻印文:文彝轩藏,边款:岁次旃蒙单阏如月西桥琢。旃蒙单阏如月是岁星纪元法,意思为乙卯冬月(1915年) 刻。虽楫如先生以刻竹闻名于世,然其治印亦不同凡响,细观此印就可发现,结篆取法钟鼎大篆,疏密舒展、和谐畅达,刀落石开处尽显周秦玺印之古苍凝重,刀法 篆法皆有所本,巧中却能藏拙,拿捏十分得当,足显西桥篆刻之功力。与其竹刻作品一样流传于世的十分罕见,目前仅见1981年日本二玄社出版的《篆刻丛刊》 第39卷p173收录有五方,是具有明确记载的张楫如篆刻作品。

清康熙 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

收藏的美学最高境界,在于变成生活的美学,希望这次的空间演绎成为生活的美学而非保险库的哲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