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封泉宝有什么特点特征 乾封泉宝铸造背景

作者:古网居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04

  “乾封泉宝”钱为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铸,是唐代第一枚年号钱。《新唐书·旧货志》载,此钱“径寸,重二铢六分,以一当旧钱之十”。图为一枚从一唐代钱币窖藏中寻得的“乾封泉宝”钱,此钱铸制精美,字口深峻,钱身硬绿锈,径2.5厘米,穿宽0.7厘米,厚0.14厘米,重4.4克。  唐朝初期,尤其是太宗时期,太宗从隋朝灭亡中吸取教训,加强中央集权,重用人才,采取发展社会生产的政治经济措施,实行了租庸调制,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太宗崩,高宗继位,此后不久,晋州、定襄之地发生地震,此后到公元665年,十几年间地震、水灾、蝗灾不断。永徽五年五月,大雨,漂溺麟游县居人及当番卫士,死三千余人;六月,恒州大雨,溺五千余家;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使唐高宗时期的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国家赋税收入大减。同时窦州、义州蛮,白水蛮多次骚扰边疆州县,651年,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反,称沙钵罗可汗;653年,睦州女子陈硕真举兵反,自称文佳皇帝,高宗多次讨之;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设置了西、北疆都护府,防守大军几万。另外唐高宗从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始,多次用兵,发起对朝鲜半岛上高丽国战争,频繁的战争造成军费开支巨增。加之高宗奢侈荒淫,到处营造宫殿、搜罗珍奇,造成国家财政亏空。为了维持军力、财力,筹措巨额经费,高宗于乾封元年五月下令,改铸“乾封泉宝”钱,新钱以一当开元钱十行用。

  “乾封泉宝”钱铸后,由于是不足值大钱,商贾百姓为避免在兑换新钱时蒙受损失,纷纷停止货卖,并匿旧钱拒新钱,引起物价上涨,一年后,高宗即下诏停用,复行开元钱,作了自我批评,并于诏书中提出:“高祖拨乱反正,受创轨模。太宗立极承天,无所改作,今废旧造新,恐乘先旨,其开元通宝,宜依旧施行,为万代之法。”  唐代“乾封泉宝”钱,虽铸期不长,但在唐代钱币史上留下了珍迹,又因其制作精美、传世较少,深得泉家珍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