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成国画作品:虚心劲节见高风

作者:古网居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44

路向前四尺横幅花鸟画作品《竹报平安》

孙传成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农民画和版画的学习与创作,三十多年来,无论职业有何变化,他对“竹”的偏爱却使终不渝,观竹、画竹已成为他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数以万次的写生习练,竹已融入孙传成的精神。他不断探索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传统绘画元素进行发掘与重构,通过主观表达,幻化出多维的意境,必将把竹画演绎得更加精妙。

在画作《高风亮节》中可以看出孙传成用墨浓淡干湿多变,用笔劲健、老辣的同时多了些灵动,在构图中强化枝叶的奇妙穿插,淡墨粗竹疏叶与浓墨细竹相互映衬,并通过浓淡枝叶交叉,重叠处,再施墨色,加上淡墨细枝的延伸、分割,衬出浓墨枝叶的厚重与明快,从而把翠竹的飒爽活脱脱展现出来。这幅画竹叶呈迎风飞翔之姿,叶尖下垂,重心向上,有惊险之美。为减缓重心过高,巧妙地将竹枝连缀竹叶,不失平衡之美。

竹是一种常见植物,是高尚情操的象征。竹不与花争艳,不随季节枯荣,临风不折,过雨不污,中通外直,青瘦节劲,立于天地之间,披一身翠绿安然自若,恰似一位彬彬君子。竹的形象,被赋予诸多象征意义,成为艺术创作中最常见的题材。

竹尤其经常出现在历代文人绘画中,文同开创了纸上墨竹的先河,吴镇画竹则用笔更劲健,他笔下的竹子栩栩如生。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独创一笔竹,将画面里的竹子赋予更多人文意义。延至近代,画竹名家辈出,孙其峰、启功、潘天寿等都是画竹名家。如今国画家中善于画竹的也不少,孙传成就是其中一位。孙传成自幼习画,深知画传统。古人敬称梅、兰、竹、菊画为“四君子”,是因为它们能够象征高洁的品格。孙传成为竹“造像”,可知其心境之高。他借鉴郑板桥画竹之法,构图疏密变化错落有致,写出“竹”的笔墨形态及其结构非常传统、老到,而在构图上却有别于历代诸家——古人画竹多为细竿稠叶,竹竿由中锋写出,墨浓竿实,立体感稍欠;孙传成的画则粗竿疏叶,竿以“屋漏痕”皴之,立体而光感强烈,突出了“虚心、劲节”的意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