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式收藏

作者:古网居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33

我们都知道,每年都会有新的藏家进入艺术品市场。他们为这个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让这个市场持续发展带来原动力。2013年春拍,业内人士一个共同的看法是,拍场上出现了不少新面孔,新买家涌现再次成为推动市场前进的生力军。有人统计,每季的新买家大概占所有买家的25%,甚至有拍卖公司粗略统计,新进场买家购买额占据总成交额四成以上。

事实上,近年来国际拍场上的天价艺术品十有八九是被人买走的。艺术品突然蹿红国际拍场,并且竞拍者中的华人面孔越来越多,一反过去由西方买家主导的现象。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同场竞价,一些买家出价比欧美买家高上30%。

接二连三的圆明园兽首天价拍卖令很多人记忆犹新:2000年,于香港苏富比[微博]拍卖行上拍的圆明园虎首曾引发爱国华人不惜血本的举牌竞买,被某企业抬升至1544万港元成交;2007年,于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上拍的圆明园马首更是被澳门富豪何鸿燊抬升至6910万港元成交。2005年,于纽约朵尔拍卖行上拍的一只元青花四系海水云龙纹扁瓶从80万美元的起拍价跳至583.15万美元成交,创下当时瓷器拍卖纪录,而买家则为一位香港藏家。2011年,于法国上拍的一方乾隆玉玺以1240万欧元成交,刷新当时印章类拍品的世界纪录,清朝宫廷画《乾隆大阅图》第四卷《行阵》以2205万欧元成交,刷新当时亚洲艺术品在法国的拍卖纪录,而两件拍品的买家都是不愿透露姓名的人。纽约、伦敦和香港正进行的拍卖会,艺术品的纪录被不断打破。

刘雅君四尺横幅山书画作品《松风琴韵曲水流觞》

2013年秋拍从藏品战、宣传战的不断升级,到公司专业和品牌“内功”的不断修炼,拍卖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当然,让人们更为期待的是新买家新藏家这股劲旅。

年轻的买主钟情于现代和当代亚洲艺术品,而富有和年龄较大的买主则愿购买传统艺术品,比如玉,只有很少的人还会购买西方“蓝筹”艺术家的作品,比如雷诺阿和毕加索。当他们国家的珍宝出现在拍卖会时,收藏家的竞拍异常激烈。一些收藏家愿意支付和梵高画作一样的高价来购买一只清代瓷瓶,也会愿意为有300年历史的笔筒和砚台支付天价。人们甚至相信,“总有一天水墨画会超过毕加索的画,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