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峻骨接苍天——美协画家张林荣山水画赏析

作者:古网居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60

正确处理写生与笔墨的关系,其实也就是正确处理造型与笔墨的关系,进而可以延伸为画中的形与神的关系。对于形与神的关系,古代画论中有很多著述,每个画家因理解与表达的需要也会有不同的侧重。如果想实现山水画的变革,可以从传统笔墨语言的新内涵上寻找突破——即程潜于造型基础上的笔墨语言。张林荣的《西峰峻骨接苍天》正是在这以诉求中的出色表现,放大了造型基础,但对于笔墨语言却有一种恣肆般的渲染和碰撞。这幅有写生而来的作品给以高度的概括性和冲击力。

中美协张林荣新作小品山水画《西峰峻骨接苍天》

目前,写生作品画已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特别是随着照相、摄影等技术的发展,写生最初的功能搜集素材逐渐被忽视,甚至被取代。之所以如此,其实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人们将搜集素材片面地简化成为照相、拍照片。其实这是错误的,两者之间不是简单的等号关系。

在山水画写生中,所谓的搜集素材素材有时只是记录一种感觉,记录一下自己当时对这个物体,包括空间的感觉。张林荣的《西峰峻骨接苍天》就是通过细心观察、仔细揣摩、出乎意表的形式节律、绝妙的山石结构详尽记录下来。宁可画慢些,也要画得细致一些,来不及画的也要趁记忆新鲜时默写出来。有时见到一些能起画眼作用的东西,如山上的一条小径,山顶的一株孤树、岸边的一叶小舟,只要是引发人情思的都不要放过,往往写生中几根简洁线条就能勾起无限的回响。只要有感触的东西都随意记录下来,不完整、不好看都不要紧,也不必要求每一张都有用处。随意而不计得失,往往也就在其中了。而如果仅限于到处走走看看,拍些照片回来比着画,就失去了活泼生动的感觉。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也是僵硬的,既没激情,也没有灵气。

在这一点上,张林荣十分注意,他在给学生们讲课时,或者说带领学生写生时,都会讲到这些,尤其是在他自己的创作中,试图摆脱掉已有的一些陋习,而是紧紧抓住要害部位,出奇制胜,单就这幅《西峰峻骨接苍天》来看,西峰是如此地突兀,一条羊肠小道又贯穿在整个西峰中,这样的表现形式如果拿捏不好的话,就会出现笨拙和难看。张林荣却能大胆地以这种造型来刻画出山水画的灵魂之处,看似不可能的事,就要把它变成可能,而且还能入画,是一幅很有气魄的绘画作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