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之湖笔的历史文化及工艺特点

作者:古网居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36

毛笔,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文人墨客作诗绘画的必备工具。而今天我们所说的湖笔,其实就是毛笔的一种,是文房四宝之首,非常的受世人所喜爱。既然湖笔如此之好,那么湖笔的历史文化以及工艺特点我们还是需要略懂一二的。

沈兆祥四尺横幅山水画作品《溪山人家》

一、湖笔的文化历史

湖笔的故乡在浙江湖州的善琏镇,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后蒙恬曾居湖州善琏改良毛笔,采兔羊之毫,“纳颖于管”,制成后人所称之“湖笔”。改制湖笔成功后,便将技艺传给善琏百姓,使之当地几乎家家出笔工,户户会制笔。

2000多年的历史,汉、晋、隋、唐、宋、元时期及当代笔工各领风骚,湖笔已深深融入了这块土地。因此善琏建有蒙恬庙供之。

沈兆祥四尺横幅山水画作品《晚云秋树》

二、湖笔的特点

1. 湖笔又称"湖颖",这是它的最大特点。所谓"颖",就是指笔头尖端有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业内人称之为"黑子"。"黑子"的深浅,就是锋颖的长短,这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制成的,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以"千万毛中拣一毫"和"毫虽轻,功甚重"来形容制笔技艺的精细和复杂,所以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

2. 湖笔纯由手工制作,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主要工序由技工专司,选料精细,制作精工,尤其讲究锋颖。制作工匠秉承"精、纯、美"的准则,生产出"尖、齐、圆、健"四德齐备的成品湖笔。

湖笔之所以名贵,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它繁琐的工序,且都有人工完成,其精细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