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美术史论家苏立文:徐悲鸿作品仅止于合格

作者:古网居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86

尽管一位的现代派画家向我(苏立文)表示过一种激进的年轻艺术家所共有的观点,即徐悲鸿使艺术的发展滞后了50年,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徐悲鸿的有生之年,他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而他的奋斗、成功和失败,或许比其他任何艺术家的经验都更能影响20世纪绘画的历史。

在相对短暂的生涯中,徐悲鸿走过了从清末一个画祖先肖像的画家到一位沙龙油画家,再到一个共产党政权下的模范艺术家的路程。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一个理想主义者和一个浪漫主义者,在艺术技巧和目的的严肃性方面为学生们树立了崇高的典范。人们一直这样认为,也应当这样认为,尽管他的技术革新对中西对话是一种贡献,然而他不是一流的艺术家。

此外,当徐悲鸿24岁来到西方时,对于1880年之后的欧洲绘画视而不见,也从没有再度审思过它们。与毕加索和马蒂斯同居于巴黎,他似乎对此完全漠视,对于更前卫的东西甚至更加仇视。他认为“形式主义”的艺术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堕落;形式主义者坚持艺术不过是“艺术家思想的反映”,因而将艺术与生活分离。徐志摩与徐悲鸿争论,指出他把美等同于写实主义,而美存在于形式自身。徐悲鸿明显的无视,似乎是用心良苦的,因为他真诚地相信他的学生所需要的不是根基肤浅的现代派,而是西方技巧的坚实基础。他贡献了值得赞扬的东西,或许这就足够了。

他的绘画不论是水墨画或是油画,少数风景画除外,很少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惊喜感,或者一种视觉的内在紧张感,甚或是一种愉悦的美感。他可能是一位热情的爱国者、一位忘我的教师,但是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说到底唯一的一件事——绘画本身,他却缺乏刘海粟和林风眠那样的热情和虔诚。因此,他的作品几乎仅仅止于合格而已。

推荐作品:

路向前四尺横幅花鸟画作品《年年有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