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收藏的风雅因金钱变了味儿

作者:古网居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54

如今的社会,不知道何时开始,收藏这等风雅之事也开始慢慢变了味儿,人们眼中好像更看重的是金钱,是功利,所谓的“喜欢”、“热爱”渐渐被金子染黄。

书画先不说,单是手稿、信札、签名本等拍卖纪录就像治不好的高血压不断攀升:今年5月,鲁迅手书《古小说钩沉》的一页手稿被拍出690万元;曾国藩手书家训以230万元高价成交;前不久的秋拍中,鲁迅致陶亢德书信拍出655.5万元,一字值三万金;还有很多政治人物的,更是高得吓死人……每次新纪录出来,大家都会问:高价值不值?众人疯“抢”说明了什么?对此,公婆、鸡鸭都各讲各的道理,随同关于真货还是赝品的争论,让报纸的文化新闻显得如拳击场一样鼻青眼肿、丰富多彩。

“收藏”在如今并非风清月白。比如开会,突然来一名人,轰隆隆冲上去签名,有的是有备而来的,有的恨不得拿餐巾纸去签名,最有意思的,一位本子上签了一大堆名字,完后直问旁边的人:这个是谁,那个是干什么的?这真让我想起像刮风一样的养君子兰、打鸡血、喝童子尿……当然,真正的“藏家”是看不起这些小蚂蚁的。他们有千万的书画,百万的器物,还有值多少多少钱的手稿和邮票,更派的是建个什么馆,我们诚惶诚恐地进去先给我们听古琴、喝好茶,接着是看东西。鱼目混珠在所难免,问题是每展示出一样东西,就像给我们亮存折报股票一样。有时候,拿出一幅书法作品,上面的字都认不全……凡事不可一概而论,土豪中也有真人、高人,这一点我们穷酸文人不必羡慕嫉妒恨。但是,那些在拍卖场上一掷千金抢东西的人,的确也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这么冲着投资去的,为了升值来的,人家的钱爱怎么用,那是人家的自由。但我觉得对于一种文化氛围而言,我们要有所警惕,那就是别让古已有之的收藏的风雅变了味儿。

推荐:

易天也四尺横幅山水画《山水》

收藏既然是雅事,那么就不要这么赤裸裸,除了金钱之外,我们要懂得欣赏这些雅物的真正的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