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画泛滥令投资者丧失信心

作者:古网居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07

在今年秋拍中,现当代书画整体表现难尽人意。我认为,市场其实并不缺钱,缺的是信心。这几年,近现代书画的假画比例实在太高了。现在艺术品市场中的买家,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是为了收藏,而是投资。投资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你至少不能买一副假画。近现代书画风险太大了,很多投资者只能去寻找一些比较清晰、不太出问题的领域。传统油画今年秋拍亮点频频,我认为跟这种心态有关系。罗中立的《春蚕》拍了4300万港元,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以8000多万元成交。有人质疑:值那么多钱吗?这个事情见仁见智,艺术品本身就没有严格的定价标准,但至少它们不会是假画。因此,它们也就有了充足的理由成为今天这个市场上最具分量的东西。

推荐:

张清栋四条屏花鸟画作品《春夏秋冬四条屏》

诚信问题、赝品问题不仅是近现代书画版块最大的障碍,同时也阻碍了艺术品市场继续向前发展。虽然,秋拍总的成交额还不错,而且,依然有作品拍出过亿元的“天价”,但是,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我们的真品率有多高?鉴定体系、评估体系是否完善?这些根本问题不解决,藏家拿着钱去拍卖场总是战战兢兢,好看的数据也就成了无本之木。

前几年,很多资金涌入近现代书画版块,但很多藏家、机构花了大价钱之后,却发现买回去的东西有疑问。以前,假画还都会遮遮掩掩,这两年越发明目张胆了,连大拍卖公司也知假拍假。潘天寿一共有五六百张作品存世,去掉美术馆里的收藏,民间可能也就两三百张;李可染存世量两千多张,一千多张在美术馆里,民间非常少;齐白石的创作数量最惊人,也不过一万多张作品存世,民间顶多几千张。但现在,一季拍卖就能出现几百张齐白石的作品。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其中的真品、精品,少之又少。这种事情多了,对投资者的信心打击很大,而且,影响深远。现在,我们已经看到恶果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