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功甫帖》争论始末

作者:古网居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78

去年9月,大陆的藏家刘益谦以822.9万美元(约合5037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从纽约苏富比秋拍中拍得苏轼《功甫帖》。当时,业内甚至热议,海外回流文物的税收政策或因此而转向利好。

12月21日,上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博”)的钟银兰、单国霖、凌利中三位专家公开质疑《功甫帖》系伪作,认为此帖为“道光四年(1820)至同治十年(1871)之间”以“双钩廓填”制成的“伪本”。

12月22日,苏富比发布声明坚持《功甫帖》为宋代诗人苏东坡的作品,称至今没有接到近日媒体上所提到声称此件作品为伪作的所谓报告,并保留对此事件的所有法律权利。

12月23日,刘益谦发布声明“三谢上博”,被解读为是一份“高级黑”的声明。

12月26日,刘益谦再度发表文章“我的困惑和求教”。求教如“报告为何在大众媒体发布而不是学术刊物?”“为何拍卖这么久才提出是伪作?”“为何张葱玉、徐邦达断定为真?”声明中还提到了上博的“历史伤疤”。

推荐:

沈兆祥四尺横幅山水画作品《轻舟去何疾》

2014年1月1日,上博单国霖、钟银兰、凌利中在《文物报》发表两篇学术报告,详解《功甫帖》为何并非真迹。

2014年1月2日中午,刘益谦针锋相对发表第三篇声明,名为“回归学术,回归理性”,认为《文物报》刊登的“研究成果”是以上博三位研究员个人名义发表的,且两篇文章观点不尽相同、内容互相矛盾。

2014年1月3日,苏富比再次坚持《功甫帖》是苏轼的真迹,并称将于十天内作出正式回应,同时保留所有法律追究权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