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鉴赏:扇骨本身就是风雅之物

作者:古网居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55

扇子的鉴定一般来说是以时代气息为重。宋元或更早的团扇扇面,即使是无款或无名作者或小名家所画也是无价之宝。明代或更早的折扇扇面,无论名头大小或有名或无名,也都是非常珍贵的。明清的折扇成扇,若品相完好,书画精到,也可不计名头大小而入藏。大名家的书画个人特征强烈,作品传世较多可以比较,小名家或无名之辈就很难从个人风格着手进行鉴定。

李新华四尺斗方山水画作品《山村小景》

折扇,亦称折叠扇,一名撒扇,盖收则折叠,用则撒开。还因以扇骨聚其头而散其尾,故又称聚头扇。据说是从日本自宋代传入我国,后来即开始自制。因其引风驱暑舒卷炎凉,使用方便,又相对轻巧别致,普受大众欢迎。随后,书画家便在扇面上染翰丹青,展示才华;雕刻家也把刀工技艺施展于小小扇骨之上,故又平添许多风流雅韵,逐渐形成了书画艺术和雕刻工艺的“别体之作”,一扇在手已见其身份品位和人格表露。

扇面书画的作假,以成扇较难,年代久远者较难,而扇面裱片较易,晚近或当代的较易。明清成扇中的赝品,多属前人伪作(俗谓“老冲头”)而非眼下新出炉的货色。一把成扇,鉴定着眼点既多,割款添款几乎不可能,裱片就相对容易,各种伪作也多,单就添款割款而言,可行性也大。无款扇作可以添款,扇片压平做手脚也方便。有款位置偏高可以割去一圈再添,印款位于最边上的可以去掉一两档,有时还有接上另一端空白的一档以保持原来的长度。所以鉴定时要从以上数端去检查。

单就折扇扇骨而言,好的扇骨本身就是风雅之物,亦是人们历来喜爱的玩赏品、收藏品。清代大书画家赵之谦扇骨铭曰:“扇之骨,可刻铭,无此骨,扇不成,是一定法,难变更”、“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易慎取舍,知轻重”。前则诙谐有趣,后则语出自《周易·系辞下》,以扇骨喻人之风骨,可谓微言大义,意蕴深远。

所谓做工,主要体现在大骨(边骨)和聚头上。素面做工主要看水石打磨工艺,上等竹材经精细打磨后,似象牙色泽、质感(牙黄、牙白),温润可人,用久则如琥珀,如玉,即所谓玉竹了。雕刻的表现力丰富,最有讲究。刻法有阳刻、阴刻、留青、贴簧、沙地、透雕、镂空等。还有髹漆、镶嵌、戗金银等多种手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