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铜佛造像小型张详细介绍

作者:古网居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94

  2013年6月16日,为纪念中国佛教协会成立60周年和展示我国灿烂悠久的佛教文化,中国邮政发行了金铜佛造像特种邮票,全套小型张1枚。

  小型张为“隋•铜鎏金佛教造像”。画面由佛、菩萨、力士、香熏、及蹲狮组成铜鎏金佛教造像。背景为隐约透出发散形的波浪线条,其圆心恰好位于佛像头部的位置。邮票两边齿孔中间一个为椭圆形齿孔。

  隋铜鎏金佛教造像,也称“董钦造弥陀佛像”。通高41厘米,座长24.6厘米,宽24里面,重13.27千克。系由武强县丞董钦于隋开皇四年造,于1974年5月出土于西安市雁塔区八里村。造像由高足床上一佛、二菩萨、二力士、一香熏、四足方形床和两蹲狮组成。

  主尊阿弥陀佛结跏坐于束腰莲花高座上,两掌手心朝外分别施无畏印和与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一切愿望,能解除众生恐惧。螺鬓、袒右肩、着袈裟,有莲瓣形顶光。顶光上刻画细密的火焰纹。上身修长,身着袒右肩袈裟和僧裙,衣纹自然流畅,有唐代薄衣贴体之遗风。主尊左侧为观音菩萨,左手当胸持莲花,右手下垂结施与印,右侧为大势至菩萨,左手下垂结施与印,右手当胸持莲花。二菩萨皆头戴宝冠,发髻高耸,璎珞重重,双足跣露,头后亦配有尖圆形火焰纹顶光。左肩斜披络腋,下身着长裙,衣纹呈U字形分布,如水波般优美自然,腰间束带,并露出蝴蝶结。双肩搭有帔帛,帔帛蛇形垂落,飘逸自然。侧身恭立于莲花座上,莲座形制与主尊相似。三圣像前又安立两尊金刚力士——密迹金刚和罗那延天。力士形象、衣饰完全相同,皆头束高髻,在前侧身相向而立,一手握拳一手执金刚杵,嗔目怒视。头后有圆形顶光,但其上无火焰纹饰,标明其身份尚未超凡入圣;上身袒露,胸腹部露出鼓胀肌肉,胸前饰璎珞;下身长裙掩足,腰间束带并打结,U字形衣纹衬托出衣质的轻薄柔软;周身亦披有大一帔帛;双足立于单层覆莲座上。

  座床前两足旁各有一狮蹲踞,二狮前足直立,后臀着地,昂首翘尾,露齿张嘴作吼叫状,造型生动逼真。二力士中央置一香炉,其口沿有四枝莲花,两两相对盛开于炉口之上,炉下有鸠盘陀托举。下为方形四足壸门形座床,壸门上缘饰有锯齿纹,四围设有护栏和望柱。高足床右侧及背面,镌刻着发愿文及赞词,通计118字,其中有“宁远将军武强县丞董钦造弥陀佛像”。整尊造像由23个部件单独铸造、组合而成,各部件间有插榫孔眼相接,可拆卸。

  造像通体鎏金,造型比例适当,姿态生动,布局严谨、主次分明,阿弥陀佛仪态端庄,佛、菩萨及装饰物刻画细腻完美,风格古朴,造型复杂、工艺精巧,做工精良、富丽堂皇,保存完好,是铜造像中罕见的稀世珍品,堪称国宝。现收藏于西安博物院。

  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我国著名的汉传佛敎八大宗派。其中之一的净土宗,在东汉时期传入,隋唐时期形成,唐代以后随着佛敎的不断世俗化,更成为我国广大民众最为崇奉的佛教思想和宗派之一,至今影响仍然不衰。这组“隋.铜鎏金佛教造像”,即西方三圣造像就是隋唐时期净土思想流行的重要历史见证。因为西方三圣,是佛教净土宗崇奉的题材。

  “西方三圣”,是佛教宣称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尊神,由主尊阿弥陀佛与其两位胁侍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组成。阿弥陀佛是代表无量光明,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功德。观音菩萨是代表大慈悲,宇宙的大慈悲。大势至菩萨是代表喜舍。其中的喜,意指随喜,对众生所在善事随喜功德以促成,劝进行者;舍,意指舍弃、施舍,主要指舍弃怨亲等分别和自己的财物身命。也包括舍弃烦恼及过分的慈悲喜乐等,保持平静空寂的心境。

  这件出土于西安的,精美绝伦,艺术精湛,令人叹为观止的金铜佛造像的顶级之作“隋铜鎏金佛教造像”,显示了“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的盛世景象,对外来文化的八面来风的“包容之量,消化之功”的胸怀度量,令世界敬仰。而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文化,其反映的尚善思想,“慈悲心”、“普度众生”的“济世”思想,历经二千多年,仍传播不息,成为民众的精神追求和寄托,其生命力自然是没有止境的蓬勃和兴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