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书画市场的分析

作者:古网居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81

1949年之后,古代书画的销售处于非常萧条时期。50年代初,当时人们受时代变革的影响,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思想是社会的主流。一切都崇尚革命使“不革命”的古旧书画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加上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低工资,绝大部分人无此需求。

文革前只有少数几家经营书画,如文物商店、古籍书店、古玩商店、旧货商店等。他们经营的大部分是民国以前的古旧书画,而且价格都非常低,例如:吴昌硕的画一般在30至50元.金农的书法对联60至80元;蒲作英的墨竹四条屏8至15元;任伯年画的花鸟扇面每幅2至5元;齐白石的花鸟鱼虫20至50元等等。即使如此低的价格,当时普通百姓仍然没有兴趣,究其原因:1、社会环境、政治气候对书画不提倡,因为这些东西都不是革命的;2、当时普通工人每月只有二三十元工资,一般家庭子女比较多,一家老小靠这些工资生活。3、几乎没有人想,这些已经“判死刑”的封建腐朽阶级的东西,过了几十年还会死而复生。只有极少数真正爱好书画并不想获利的收藏家,节衣缩食,量力而行,逐步收集才形成规模。

在这种环境下,书画需求的范围和层面都非常小,各地的文物茵店及北京的荣宝斋、上海的朵云轩等老字号,它们经营的主要对象是华侨、外宾以及国内工资较高而且有这方面爱好和修养的文艺界知名人士,科技、医学等方面的专家、地方和军队的中高级干部。虽然生意较清淡,但毕竟有小范围的部分需求,价格方面也定得比较低。至于解放后仍健在的晚清、民国的老书画家,他们大都年事已高,经过社会变革、政治影响,再也不提自己画的:润格”,创作也少,书画只能作为调剂自己的生活,分赠亲朋好友而已。50年代至“文革”前,40至60岁的书画家,在艺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当时没有卖画一说,他们的书画作品没有价格,也没有行情,与钱无缘。他们除少数在画院外,大部分人的工作都与书画有一定关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