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书画作品才具收藏价值
绘画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起源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比如在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就绘有互相追逐的鱼、奔跑跳跃的鹿,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有一定的艺术意境。这说明我们中华民族的先人,远在原始社会就已具有相当高的审美意趣和高超的艺术创作才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是记事的工具,也具有丰富的形象特征,和绘画一样,它是用线条来表现的,于是就有“书画同源”之说法。
什么样的书画作品才具收藏价值并享有增值保值的功能呢?判断、欣赏和收藏一件书画作品又有哪些评判标准?如何把风险降到最低?在良莠不齐的艺术品市场中如何做到慧眼独具呢?这一系列问题向来是藏友们最关心的热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几位业内资深人士。
张朝彬四尺竖幅花鸟作品《花卉静物》
藏界观点
目观、心悟与神会是欣赏作品的三个阶段
记者:您觉得如何欣赏一件书画作品?
杨锁强:欣赏一件书画作品,分目观、心悟与神会三个阶段,或称为书画欣赏的三个步骤。
就书法而言,目观,是书法欣赏的第一步。它是一种直观关照,是对书法作品形式美的欣赏,得目之愉悦。具有感官直接性、情感参与性、感受短暂性的特点。其主要包括书法的笔法美、结字美、章法美、墨法美、材料美等五大内容的欣赏。书法形式美虽是形而下的美,但却在内在的哲思上归于形而上的“道”。目观获得的是视觉上的快感,是较低层次的欣赏,但却是心悟与神会高级欣赏的基础。
心悟,是在目观的基础上对所观书法作品“象”外的妙悟,得美与心灵之愉悦。此时的欣赏者如唐代张怀瓘所言“唯见神采,不见字形”。书法的气韵美、风骨美、神采美等正是通过心悟而获得。这时的欣赏者超越了书法作品的感性视野,上升到了对书法作品价值的认同,使得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以提升,其与道德境界相对应。
神会,这是书画欣赏的最高阶段。欣赏者人书合一,直达天地之境界,得道与志和神的愉悦。这种心灵深层的持久愉悦,把人带入道体境界,精神从而得到解脱而获得逍遥与自由。千百年来,历代书画经典之所以令欣赏者心仪其中,就是由于其书画欣赏进入了道体境界给人带来无穷的魅力与享受之所在。书画欣赏从目观到心悟再到神会,往往需要循环往复,反复玩味,方能逐渐深入,进入人书合一的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