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劳伟先生的心画
作者:古网居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42
劳伟先生的书法尊传统而不泥古,书格冲和高逸,书风儒雅端正,一如其人。儒家中和思想,暗含了对书法传统的理解和阐释,传承和创新等各方面的文化意义。劳伟先生在书法的创作中,
汉代杨雄在其《法言》一书中写道:“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这句话,本来是用来描述文章的,但后来却成为关于书法与人文关系命题的经典论述。刘熙载《书概》说:“杨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把它上升为对整个书法艺术审美本质的一种界定。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文字论》中说得更为直白:“文则数言乃知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书法的文化传统折射出艺术的生命状态,成就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理念。既然书是心画,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一个人书写的字中,去探寻一个人的内心情趣、道德修养和价值取向。
观劳伟先生书艺,宗法“二王”,最得力于虞世南和《书谱》。真、草、篆、隶、行诸体皆能,行草造诣尤高。其书笔酣意足,雍容大雅,尤善用笔。对书法的态度,他常用“本乎天地之心,取会风骚之意”而“一往情深”来形容,其书写的状态和用笔都可以用这四个字来说明。他书法的线条浑圆而爽俊,运笔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元气浑然;转折之处,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形成内圆外方的妙用;在运用墨法上,根据书写点画的疏密,来灵活掌握墨的浓淡与字笔画的粗细,给人以气韵洞达、灵动爽朗的美感。通过自然流畅的书写节奏把整篇作品融于通达浑朴、自然冲和,并集中地再现了二王、虞世南及《书谱》的书法艺术风格。
沈兆祥四尺横幅山水画作品《轻舟去何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