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铸造泰和通宝 泰和通宝收藏价值分析

作者:古网居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87

  金朝(1115—1234)是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政权。公元1114年,金太祖完颜旻(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后,于翌年在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并于1125年灭辽,两年后再灭北宋。贞元元年(1153),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今北京)。由于早期女真族没有文字,以至于文化方面非常没落,在征伐的过程中女真人接触到先进汉文化,并慢慢地开始吸收汉文化文字、礼仪、艺术、营造等等诸多方面,金世宗、金章宗统治时期,金国政治文化达到巅峰,以金章宗完颜璟(1168—1208)时期最具有代表性,而金朝也是在金章宗在位后期由盛转衰。

  章宗时代,国内的文化发展达至最高峰。他不单对国内文化发展加以奖励,而他本身亦能写得一手好字,与北宋徽宗的“瘦金体”形似。但与此同时,军事能力却日益低下,使属国纷纷离异、并招引邻国侵略。章宗整日与党怀英等诸多文人饮酒作诗研习书法,不思朝政。金朝日益腐朽衰败。此外,黄河泛滥等各种天灾相继出现,使国力开始衰退。在位后期蒙古崛起,成为了日后金国覆灭的隐患。

  党怀英(1134—1211),字世杰,号竹溪,祖籍陕州冯翊(今陕西大荔),金朝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党怀英为宋初名将党进的十一代孙,其父党纯睦为北宋泰安军录事参军,因家奉符(今山东泰安),遂为奉符人,后死于任上。其母以贫不归。党怀英少年时与大词人辛弃疾共同师事亳州刘瞻,一时并称“辛党”。金人南下,山东沦陷,辛弃疾率众起义,归宋抗金,而党怀英则留而事金,从此分道扬镳。时人曰:“应举不得志,遂脱略世务,放浪山水间,簟瓢屡空,晏如也”。大定十年(1170)中进士,调任莒州军事判官,后累迁汝阴县尹、国史院编修官、应奉翰林文字、翰林侍制,兼同修国史。

  大定二十九年(1189),与郝俣参与《辽史》刊修。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升直学士,担任国子祭酒。时增修曲阜宣圣庙,奉圣命撰碑文。后迁侍讲学士、翰林学士等职,深受历任君主赏识,为当时金朝文坛领袖。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欲告老,未准,改任泰宁军节度使,他为政崇尚宽简,深得人心。次年再次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泰和元年(1201)受诏编修辽史,泰和四年(1204)8月,金朝廷命其写了“泰和重宝”,铸于钱币上,其字用笔圆润老到,线条流动,柔中寓刚,洒脱透逸,后人以“金泰和”而美称之,是钱币遗产中的珍品。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逝世,逝世后埋葬于山东泰安奉符城党家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