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元宝佛像金钱与御书钱的区别 淳化元宝有多少种类别

作者:古网居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32

  北宋太宗赵光义,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开始铸造。相传钱文为宋太宗赵光义手书,即所谓的“御书体”,分楷书,行书,草书三种书体,而楷体一种的“元宝”二字仍然属于“隶书”。顺时针旋读,光背。

  宋钱“淳化元宝”,太宗赵光义撰写钱文,故名“御书钱”。“淳化元宝”铸于淳化元年(公元990年),皇帝亲书真、行、草三种书体(真书微带隶体,元字次划左挑,此外还有一种“缩水淳化”,偏旁三点水紧聚,乃异种逸品,最为珍稀。)自后每有改元,必更换改铸,以新年号重为钱文。货币钱文出自宸翰,始于太宗,而行、草书体用之钱文,亦是太宗首创。

  淳化元宝佛像金钱

  我国最早发现宋代“淳化元宝”佛像金钱是在1988年春。当时一个建筑施工队在佛教圣地五台山中台顶(即翠岩峰)佛塔旧址清理塔基时,挖出一千多枚在背面刻有两尊佛像的金钱,经考古学家和钱币专家鉴定,这就是我国宋代淳化年间铸造的“淳化元宝”佛像金钱(图一)。从实物看,该钱径24mm,厚1.2mm,穿径5mm,佛像凸出浮雕2mm,每枚重12g,成色在96%以上。该钱出土后曾被民工私分并倒卖,后来贩到香港钱币市场,一枚金钱刻换一辆高级轿车,其珍贵程度令人咋舌。我国当代收藏家、着作家、钱币鉴定家华光普先生在其专着《彩照中国古钱目录》(哈尔滨出版社出版

  2003年3月第1版中,把该钱评定为一级。每枚价值10万元人民币。这种佛像金钱以其造型独特,雕刻细腻,图案精美和花纹精细的特有魅力,以及其珍贵的历史价值,赢得广大佛教信徒和钱币爱好者的青睐。

  宋代是我国古代金属铸币和使用非常发达的时期。由实物图,我们可以看到,钱币正面刻有行书“淳化元宝”四字。字体为宋太宗赵光义御笔亲书,笔法隽永流连,十分洒脱。宋太宗一生酷爱书法,他即位后,留意翰墨,叫人购募古先帝王名臣墨帖。于淳化三年编刻成宋代着名的《淳化阁帖》,拓赐给大臣,由此重刻翻摹,使帖学开始在宋代盛行。钱币背面的两尊佛像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右边为手持莲花,正结枷跌坐于八叶莲花宝座之上的观音菩萨。宝座底下祥云缠绕。左边为头上结发,双手合十,颜貌天真活泼,身体微向右侧站立在莲花瓣座上的善财童子,好一幅“童子拜观音”的画图。

  淳化元宝-御书钱

  “淳化元宝”是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所铸的第二版货币。此钱一套三枚,钱文是太宗皇帝用楷、行、草三体亲笔书写,楷书浑厚端庄,行书隽永流连,草书奔放流畅。

  《资治通鉴》卷第十五【宋纪十五】(淳化元年,990年)有关于此钱的专门记载:国初钱文曰“宋通元宝”。乙未,改铸“淳化元宝”钱,帝亲书其文,作真、行、草三体。自后每改元必更铸,以年号元宝为文。

  “淳化元宝”创下中国钱币史上两个第一:即第一个“御书钱”和第一个“对文钱”。

  “御书钱”即皇帝亲自书写的钱文;“对文钱”是指同一年号钱,大小、重量、形制、和币文内容完全相同,但币文的书法则不同。另外,此后历朝历代直到至民国,“以年号元宝为文”的年号钱也成为一种惯例。一枚铜质“淳化元宝”背刻佛像钱,钱径24毫米,穿径5毫米,重3.8克,水红铜质,有黄褐色传世包浆。

  该钱是用北宋太宗淳化年间(990年)铸造流通中的一枚“淳化元宝”铜钱,在钱背雕刻阳文左立、右坐于祥云之上的两尊佛像(指善财童子和观音菩萨“称童子拜观音”),他们的形态、位置、大小都与沈鸣镝文中金质佛像图录大致一样,这说明古人是以淳化元宝金佛像钱为样,又巧借淳化元宝铜钱钱缘的宽度和钱肉的厚度来刻琢凸起的画面。

  利用铜钱之上琢刻两尊不同形态的佛像,而且使佛像神态自如,线条流畅自然、清晰庄严,足见当时的金属雕刻工艺水平,如雕刻过程刀法精炼纯熟,刀刀如削不留刀迹,使整个画面纹路纵横流利、曲折起伏。又从实物中看出,作者不但要勾勒出凸起的图案,又要掌握钱肉的厚度,才能在钱背空白之处刻削得恰到好处,从而增强画面人物和祥云的立体效果,透露出秀拔之气。最精妙之处是把原淳化元宝佛像金币的佛像重新在流通“淳化元宝”铜钱上复制刻琢出来,这又充分说明古人对淳化元宝金佛像钱仰慕之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