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通宝有什么收藏意义 古钱币弘光通宝发行背景介绍
由南明福王朱由崧于弘光年间(公元1644年)所铸造。有小平,折二两种版式。小平有单点通,双点通及大弓,行弓,背星,背“凤”等版别。折二钱铸量较少,存世不多,价格较高。
清军入关后的南明政权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后铸行了背上星、穿角加铸小四决纹的弘光通宝钱,其径2.5厘米,厚0.1厘米,重3.8克,黄铜质,钱币传世中因其锌受酸侵蚀的原因呈黑红锈色。此钱背自明清以后铸小四决纹,今日难得一见,因而显得珍贵。
弘光通宝钱史料上多有记载。《明史稿·三王传》载,“福王由崧,神宗第二子福恭王之长子,崇祯十七年五月壬寅,立于南京,号曰弘光,(清)顺治二年(1645年)灭之。”甲申(1644年)三月,京师失守,四月凶问至南京,参赞兵部尚书史可法等迎立为帝,改元弘光,以高宏图、史可法、马士英等为东阁大学士。甲申十月初一日,福王命铸弘光钱。”翁树培《古泉汇考》载:“陈莱孝曰:弘光钱有正书八分书两种,背穿上有星及凤字者。”夏龙《币海漫游》158页中说,弘光钱上有恩、户、工、凤等字和星纹。可见笔者这枚同时铸星和四决纹的弘光通宝钱,泉币专家都未曾见过,极有可能是因战乱而铸量极少的出谱品。
古钱币上同时铸星和四决文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古钱币中穿角上延伸铸小决纹,古钱谱中较少见,而铸四出纹者居多。小四决纹源自秦始皇定型的方孔圆形“半两”钱的尺寸含义。据钱币专家考证,秦半两重12铢,直径26毫米至29毫米,以方孔的四角为起点,分别延长孔边,射线交于外圆,各起点到交点的距离都为“六”的本数或倍数,“六”又是阴阳五行中“水”的记数,说明它和阴阳五行思想有密切联系。弘光钱背穿角向外凸出的斜纹,正是象征“半两”钱“分别延长孔边、射线交于外圆”尺寸的阴阳五行意义。
阴阳五行中的水德,是秦汉方士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附会王朝的命运。古代王朝的建立,必自称具有五行中的一德,如南朝刘宋王朝自称以水德王,故旧史或称为水宋。因此,此弘光钱背穿角上的小四决纹,极有可能象征南明皇帝朱由崧为王者受命之运,暗称以水德王。南明都居江南一隅的水乡南京,我们从其“弘光”年号之意也可窥见一斑:弘,大也,如弘愿、弘图。《晋书·裴秀传》有“勋业弘茂。”弘还有扩充、光大之意,《论语·卫灵公》云:“人道弘道,非道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