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上有青花(图)
玉友花高价淘得的“先生之风”,是不是确有鲁迅先生的神韵?
自古以来,和田玉皆以白为美,因为白色象征纯洁,白璧无瑕一词便是明证。改革开放以来,白玉尤其是白玉籽料成为爱玉者疯狂追逐的对象,市场价格一升再升,而和田青花则因为外观“黑不溜秋”而一度受到冷落。两三年前曾与一家玉店的老板闲聊,老板对青花的态度令我大吃一惊:“我认为那玩意对和田玉的名声都有影响,和田玉里怎么还会有如此丑陋的东西?我对那玩意历来采取"三不政策":不买,不玩,更不经营。”如此抵触青花料子的,恐怕也算是玉商或玩家中的“极品”了。
青花又有点墨、聚墨和全墨之分,墨色也有深有浅,市场价格因此相差悬殊。其中以点墨成色最差,因为给人的观感就是一些黑点散落在白色或青白色的“底子”里,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之为“芝麻糊”;墨色集中的就是聚墨了,这是最容易出水墨意境的料子,近来很多人到处搜寻的正是此种材料。一位玉友在网上看到一件不大的青花籽料原石,聚墨图案颇似鲁迅先生头像,遂命名为“先生之风”,急欲得之而后快。但卖家似乎猜透了这位玉友的心思,不仅叫价极高,还做出一副很难让步的样子。玉友和他磨了好长时间,最后不得不以不菲的价格拿到手,总算得遂所愿。至于全墨就比较罕见了,因为这已经是典型的墨玉,按“一红二黄三墨四羊脂”的排序,墨玉是排在羊脂玉前面的,虽然从市场行情看羊脂玉一直高高在上,但从墨玉的“小三”位置仍可看出其“身份”的尊贵。如今市场上对墨玉的定义比较乱,有说墨色达到40%即可称为墨玉的,有认为黑色至少达到80%才能叫墨玉的,更有甚者,坚持认为必须是100%的墨才是墨玉,否则只能叫青花。这恐怕也是墨玉虽然排名在羊脂玉之前,但市场价却远不及羊脂玉的主要原因吧。
墨玉价格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墨色的多寡,还在于其是否“够黑”,“黑如纯漆”者方为上品。此外,籽料的料形是否美观、是否有有碍观瞻的绺裂或者玉花、“底子”是否干净油润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墨玉的成色与市场定位。
青花也有山料籽料之分,更有青海料中的烟青容易与之相混。玩玉老手分辨青花山料籽料以及青海烟青并不困难,他们用六个字就将其比较容易地区分开:灵或滞;水带紫。当然,要真正领悟灵或滞、水带紫的含义及其外观区别,绝非一日之功。
因为以前青花的价格相对便宜,差不多与青玉的价格相当,我也收藏了不少的青花,山料籽料都有。遗憾的是,在青花的价格涨起来之后,我将家里的“存货”仔细翻了一遍,发现普品居多,真正达到墨玉或者聚墨中有一定意境者却寥寥无几,这恐怕不只是当初的无心之失,大约还在于好东西确实比较难得的缘故。
说一个最近发生的事。一位玉友在古玩城发现了一块几乎全黑的青花,也就是传说中的墨玉了,看上去黑度非常好,润度也不错,但用强光电筒打光却几乎不进光。玉友虽然非常喜欢这件东西,但也怀疑“料子对不对”。正好当天我带了水杯和珠宝秤,一测密度,刚好2.95,十分标准的和田玉密度,打消了他的顾虑。这位玉友不愧是大家公认的砍价高手,最终以卖家开价的1/8拿下,回到家便迫不及待地拍好照片,发到网上、和田玉QQ群里得瑟,其目的不言自明:谁要是出价合适,转了!你还别说,很快就有人问上门来了,并且还不止一个,一男一女两个买家甚至打起了“玉石争夺战”。最后因男士出价明显高于女买家而告终,玉友则在一边偷笑,坐收渔翁之利。
又到周末,又是去古玩城的日子。在白玉籽料价格高得离谱的当前,我也不能免俗地对高品质青花料子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只是,能否像前面说的那位玉友一样,不仅能找到好东西,还能以较低的价格捡到漏,就得看天时地利人和是否面面俱到了。